|
发表于 2025-9-18 06: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戏曲里确实有很多粉戏,但是这些都是软色情,在现代人看来不过都是洒洒水、小儿科,甚至都没有擦边网红的尺度大。现在常演的《霸王别姬》、《游龙戏凤》、《战宛城》过去都有软色情的元素,但是经过民国京剧巅峰期大师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已经很纯粹了,并且提升到了艺术的层面。要说纯粹的粉戏,建国后基本已经失传了。像是正文中提到的《大劈棺》也不算是纯粉戏,这出戏在明清的乱弹里就有,只不过在后续的时间里,被追求市场的艺人们逐渐添加了各种软色情元素变成了粉戏,这出戏建国后就被禁演了。当时与《大劈棺》齐名的《纺棉花》也是这种情况。本身题材讲的就是丈夫考验妻子贞洁的故事,艺人为了场面火爆好买票,先是把妆造改成了浓装艳抹的旗袍造型,并且把在纺棉花过程中演唱的正经小曲小调替换成了格调不高的窑调,什么俗什么漏骨唱什么,这样才好卖票挣钱。当然这出戏建国后也禁演了。当然《大劈棺》和《纺棉花》现在也都复排了,只不过复排的也没有色情元素了。想看的可以去B站搜,德云小师娘最近还刚刚复排了《纺棉花》总之古代人的舞台色情,在现代人看来不过就是毛毛雨而已。2.相比较京剧,在街头撂地的曲艺格调就更低了。这些艺人才是真的没有社会地位。相声艺人街头撂地,荤素不忌张嘴就说。清末正经人是不听这些玩意儿的,你一个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弟要是喜欢相声,就跟现在喜欢溜冰吸毒一个性质。相声发展到清末民初,影响力从京津逐渐外溢,相声艺人的社会地位对比清末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但还是社会地位低下。要不相声里有这么多学唱京剧的柳活呢!还不是因为当时京剧艺人的社会地位大大高于相声艺人。当然有操守的艺人表演前会提前垫话:下面的表演荤素不忌,在场的大姑娘小媳妇抓紧回避。另外,为什么民国时期女相声演员屈指可数,就是因为相声里脏活臭活太多,不仅不适合女性观看,更不适合女性表演。女相声演员也是相声告别街头进入剧场以后才有的,表演的也多是柳活和文哏。相比于相声艺人,其他类似大鼓书、坠子之类的曲艺艺人社会地位就更低了,尤其是女艺人,特别是有姿色的女艺人,真的是白天卖艺晚上卖身。在清末民初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园子里的台柱子大部分都是这种女艺人,像是相声之类不过就是垫场的玩意儿,能进园子消遣的人还是冲着女演员去的。尤其是后期旗袍改良之后,女艺人演出都得穿高开气的旗袍,社会上的流氓混混进园子也会挑靠边的位置,在侧面看见女艺人的腿,就得“噫~”的叫唤。很多年前,我头一次在网上听到德云社演出录音,听到观众们的笑声和叫声,我才明白“噫~”是怎么回事。3.台湾的四级片真不是简单的粗制滥造,它的大背景是1986年台湾开放了进口片配额。在此之前,大陆跟着国军退台的那批电影人,在国府当局各种限制之下,也发展起了台湾的电影工业。虽然没法与东方好莱坞——香港相提并论,但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也是排得上号。只不过自进口片配额放开之后,台湾的本土电影工业直接被好莱坞大片冲击致死,大批台湾电影人要么南下香江,要么失业改行。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加之录像机的普及。台湾的电影人,在涉黑资本的鼓动下,开始转行拍摄主供地下录像厅的菲林电影。八十年代末的菲林片,服化道都能看到专业的影子,同时部分失业的电影小咖也有参演,当然这中间也有不少非专业的演员参与,毕竟专业演员偶尔拍这赚个外快可以,拍摄量上去后,一旦被当局关注到,也会被以有伤风化的罪名追责。当然类似红羊三花这样的女演员,也不是单纯的应召女郎。像是纪倩倩、岑梦凡都是以前的秀场艺人(夜总会、会所演员,类似两千年初的小沈阳),接拍这些真刀真枪的地下菲林片也不过是为了在挣外快的同时,搏一个电影女演员的名头,提高自己在秀场的身价。红羊三花里我最喜欢的是纪倩倩和岑梦凡,这两位都有大量的真军演出,推荐纪倩倩《茶山春色》。正儿八经的电影拍摄规格,阿里山茶园(也有可能是玉山)实景拍摄,有大量的户外真军片段,拍的还是很有美感的。后期这批菲林女郎还在香港人的运作下由日本团队拍摄了一套古装写真集《裸》,这套写真以《聊斋志异》中女鬼女妖的故事为灵感,拍摄的还是很有古典美感的。浪子兄配的岑梦凡那张图片就是出自这本写真集。墙裂推荐大家去搜搜看 |
|